如何定位營前、營中與營後感恩大會裡學長姐陪伴的角色?
1. 我們的角色就好比是做實驗過程中老師扮演的角色,具有在過程中安心、定心與克服突發狀況的功能。
2. 營前重點在培養幹部,多讓弟妹承擔。
3. 營中重點在學員的慧命,適時勇敢挺身而出(補位事項或是士氣),並把握「藉力使力」的原則,且事後一定要找適當的時間與弟妹分享
4. 營後重點在工作人員的慧命,原則亦同第三點。
5. 陪伴過程中最好先具有足夠的愛的存款。
6. 營中補位後,一定要記得在事後找適當的時間(機會)與弟妹們分享心得,分享下次可以怎麼做,這非常重要!!


如何能充滿活力?
1. 要放的開!要放下我執!自己沒有名字,我們的名字都是慈濟人,所以我們一定要用心去把這個團體最好的一面呈現出來!


如何在把握自己原則的前提下去廣結善緣?
1. 藉力使力!真正的分享是能啟發旁人的菩提心,讓我們身旁的人一起成長,一起歡喜,而不是只有個人。
2. 要做出成果來!Show me what you do before discussion!


如何突破慈青原本帶動活動很悶的現狀?
1. 清楚自己的初發心,清楚付出的目標是什麼(思遠舉大一時因為參與人數過少而取消榮民之家活動的例子!),以身作則,並自己帶頭衝。





Ps.慈青活動與營隊中可更好的地方
1. 具有一個彈性的機制。
2. 例如中區慈青就有個默契,如果主持人有狀況的話,大家都會適時並技巧性的補位,而主持人也不會因此而覺得不自在,這是一個可以保證活動品質的好方法!也是一個可以保證學員慧命成長得好方法!

3. 例如當一個活動氣氛正好的時候,就可以適時的調整課程內容與長度來讓學員有更多的感動,而不要因為拘泥於原本的課程表而侷限了學員的慧命成長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s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